-
提示:您已进入导航区1,本区域含有7个链接,按下Tab键浏览信息
-
2024-04-29 15:38 -
来源: 本网 -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
分享到:
提示:您已离开导航区1
横沥镇位于东莞东部,从莞深高速、莞番高速、环莞快速、东部快线贯通全镇。辖内面积44.67平方公里,下辖18个村(社区),户籍人口6.16万人,常住人口36.23万人。荣获“全国文明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国家级生态乡镇”“国家卫生镇”“中国模具名镇”,成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模具),国家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工作高分通过验收,2023年在广东镇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百强镇”排名第26位。
2023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7.33亿元,同比增长4.2%。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1.56亿元,固定资产完成投资50.08亿元,进出口总额167.8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17亿元,增长9.8%;税收总额42.45亿元,增长14%。全镇市场主体超3.8万家,增长6.7%,总量排名全市第15。全镇村组两级总资产、总收入、纯收入分别增长8.95%、6.9%、6.5%。
产业基础扎实。横沥聚焦工业立镇,坚持制造业当家不动摇,现已形成模具、电子信息、智慧光电、食品饮料四大支柱产业,集聚了怡合达、维科、华庄、领益智造、稻香集团等一批优质企业。截至2023年底,全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35家。2023年,全镇市级倍增计划试点企业12家;上市企业2家,上市后备企业1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43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5家、省级专精特新113家、瞪羚企业8家;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3家。2022年全镇R&D经费支出10.29亿元,R&D占GDP比重4.96%,在全市32个镇街中排名第2;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为59.9%,在全市32个镇街中排名第6。
环境宜居宜业。横沥具有良好的生态本底,以寒溪河、东引运河、仁和水为脉络串联周边河涌,构建三河六岸滨水生态景观长廊。以头号力度深入推进“百千万”这一头号工程,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总指挥的“百千万工程”指挥部,隔坑村入选省典型村。全力推进“十里滨水长廊”、美丽圩镇“七个一”和绿美横沥生态建设,全镇林木覆盖率25.1%,绿化覆盖率41.2%,水岸绿化率93.3%,成功入选广东省首批森林城镇,半仙山村古荔枝树公园获评首批东莞市最美古荔枝树群。张坑、山厦、村头3个村成功创建特色精品示范村,隔坑、半仙山、村尾、新四4个村成功创建特色精品村,18个村(社区)均达到美丽宜居村及美丽圩镇“省级示范圩镇”标准。镇内河涌全面消除黑臭,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市第3,工业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达100%。
文化底蕴深厚。横沥牛墟文化底蕴深厚,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是曾经的广东三大牛墟之一,入选“广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横沥镇深入挖掘牛文化内涵,“横沥·百年牛镇乡村休闲游”成功入选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举办百年牛墟风情节,打造“百年牛墟”特色文化品牌。历经百年风雨的新埠正街独具风情,荣获“中国收藏文化示范基地”称号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逸颐艺舍博物馆古色古香,被评为国家3A旅游基地的稻香饮食旅游文化城客似云来。稻香饮食文化中心、新四“678艺时代”入选第二批广东省工业旅游精品线路景点“东莞体验之旅”名单,新四“678艺时代”荣获两项广东文旅消费新业态热门场景省级荣誉。“稻香文化空间·莞”和“朴香社·莞”入选东莞首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村头村“葵香园”登上央视新闻联播。
社会和谐善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拓展多元共治“资源点”,完成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省级验收,“楼嫂”被评为省最佳巾帼志愿服务项目,莞香花青少年服务中心正式启用,“益企啡吧”项目运营模式入选全国社会治理优秀案例,创新打造“花卉银行”获广泛认可,百姓幸福指数明显提升。大力推动平安横沥建设,发展义警7636人,网格党支部61个,建立健全“星级出租屋”评价,组建出租屋楼栋管家队伍,已登记楼栋管家共1429人。持续擦亮“小城大爱”城市文化品牌,常态化开展文明培育选树活动,志愿者注册人数26684人,全镇好人榜总数达61人,位居全市前列。
民生福祉殷实。全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4所、幼儿园31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幼儿园学位约11950个、中小学学位约34135个。高标准启用第二幼儿园,中心小学扩建工程即将完工,新增公办学位1126个。获评广东省健康镇,横沥医院耳鼻喉科获评为东莞市临床重点专科、手外科获评为东莞市临床特色专科。横沥医院改建工程已经进入尾声,投资近1亿元提档升级一批医疗设备,启用横沥社卫中心新大楼。逐步缓解“停车难”问题,2023年新增停车位2728个。深化“横沥技谷”建设,支持稻香集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现代饮食业人才战略合作,成功举办环球厨神•国际挑战赛2023中国总决赛。探索形成“233”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当前全镇技能人才总量增至10951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提升至18.7%。
2024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