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示:您已进入导航区1,本区域含有7个链接,按下Tab键浏览信息
-
2023-11-22 11:10 -
来源: 本站 -
【字体: 大、中、小】 打印 -
分享到:
提示:您已离开导航区1
大宁
位于北栅村南三里许,村前开阔、坦荡,古为浅海域,秦汉时产海盐,宋初官府于此立署设“大宁盐场”,与靖康、东莞(今宝安南头)并称广东十三大盐场之一,宋代莞盐远销省内外,官商住来甚繁,是虎门人口经济的发祥地。
大宁原为盐丁、役使聚居,诸姓混杂,后来散落同邻村落,逐渐以谭姓为主。谭氏先祖居江西虔化县西俊村,宋太宗建姓年间,谭宏轶因战乱徒居南雄保昌珠玑里沙水村,南宋高宗绍兴四年,谭住月举考廉,授官东莞,遍游山川喜大宁钟灵毓秀,退官时,从广州东双桥,举家迁居此地,称一世祖。该村为盐业中心,转运重地,外来的经济、文化常在此地沟通,谭氏族人重视教育,明代的“宁溪书院”与“凤岗书院”齐名,清代复办“靖康社学”为虎门域内培养一批才俊。从明历清,仕官辈出,乡人谭青海被戚继光荐称“非常之材”,大学士张居正称他为“当今奏议第一将”。大宁被世人誉为“书香之村”,村人多外出,分支较多。近年旅外同胞回乡集资重建“谭氏宗祠”。
谭代入居大宁,先后有赵、潘二姓立村,据传赵屋村乃宋王族裔,明末进士赵向震乃该村人,清后村民四散,现村址改建为来料加工工业区。大宁现辖博头、江门两条自然村,其中博头临涌边,清时是墟场,以烧制壳灰闻名。村中城堡式,内有店铺十数家,开墟以来,一直是域内建筑用材供应地(七十年代中期停产)。江门村,古时是内河水沥交汇处,是域内南北交运的水埠。1979年党的三中全会以后,大宁村大面积调整家业布局,建立鱼、果生产基地,村人利用荒岗坡地,辟建大板地和麒麟头两个大型工业区,引进大宗来料加工,产值利润历为村乡工业前三名,利用集体积累,起建一批水电、教育、文化、体育等公益设施,吸收外来劳工超过村属人口近十倍。
陈村
处北栅村后二里许,村民姓陈,属客家语系,清末宗族械斗不宁,北栅丘陵田地处三角地带,鞭长莫及,常受赤岗、怀德等村民报复性骚拢。北栅陈氏在此放佃招村,历史上归北栅乡辖。七十年代中期,陈、黄两村分出自立大队。1985年陈、黄两村又自立。
黄村
与陈村互依石古岗(山名),夹角连居,干渠从村后绕山而过。土地原为北栅陈氏族人。清末与陈村先后受佃迁居至此,村民姓黄来自本邑大岭山之高牌、大迳等村属客家语系,耕作条件,屋舍居住、生活习惯、穿戴服饰与陈村相同。柴、米、生猪为村民辅助经济收入,近年镇村两级拨款修建大道连107国道,辟地招商办工业。
赤岗
古村址,宋时山岗历落,伸至海滩,传说山土赤黄而起名。元明时代杂居多姓,今山丘坡麓,多见碎瓦墙基、铜钱出土。村后及地在六十年代垦荒时曾发现穴道,内有陶片,据市博物馆测定是南北朝时代,并在山地发现史前陶片,后来周邻村落渐废至今族居何姓。
何氏系出支分,史无详载,民间流传与宝安何氏同宗,据《宝安何氏族谱》陈琏序略:“先世南雄沙水人”“按何出姬姓,唐叔虞裔孙,韩王安为秦所并,子孙以国为氏,散处江淮而音讹以韩为何。赤岗也世传,何氏原姓韩,因韩乱戡戳,追杀韩姓人家,幸存者迩至河边,惊谎失措,追者问其姓,韩氏吓到咋舌而指河,追者以为姓何而免杀,遂后隐“韩”姓“何”。此传说可能由上述史料演绎而成。至明初,何氏八世孙秉温、秉良撰修谱牒,据陈琏在其序略言:“赤岗之何,其先南雄沙水,以讳行者为一世祖,自后有为郡卒,为管勾者,声誉著闻,五世讳仲英、仲任者,复克元宗有声。”七世祖何弼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举考廉,应诏上京,途经南雄,曾垂询族人,知其先祖乃巡检之后。按推,何氏立标赤岗则在南宋。
赤岗处东宝古驿道通衢之地,从明历清设有邮辅,清初,张家班自宝安相乡,由陆路还师莞城抗清,从此地通过,曾有血战赤岗门之壮举。清中叶后,驿道渐废,该村利旱水作物,村围多植荔枝、番石榴、番薯等驰名。村民好义举、性骁勇,村民何芳曾跟随关天培血战威远炮台,后战功显赫,升为琼州总兵,咸丰年间揖资建“莲溪书院”于虎门寨。抗日战争时为游击根据地。建功立业国后开山扩种,著产杂粮,近年广种蔬菜出口,多专业户,环村大道辅砌水泥,直通107国道,引入多家外资企业,村北五马山是镇属水果发展基地。
龙眼
南迎广深公路,北依赤岗村,地势开阔、平坦,村落田园井然有序,大沙坑集群山诸流,经村东侧南下排涌汇海,村人姓张先祖乃唐代文魁张九龄之弟张九臬族裔,由粤北曲江入莞邑,元代张氏自莞城博厦迁居此地。入居时,村北大沙坝南伸,状若矫龙,坝头两边有小丘对列,酷似“龙眼”而名。该村地势较低,潮水入灌村前,每年春秋两季,北部山洪汇入大沙河。南部大海潮涨,由于河淀沙积疏疏不畅,常常积水成潦,浸淹庄稼,成为农耕一大缺陷。抗日战争胜利后,族人张我东任县长,在南下郭武、卢屋等处开挖新涌,疏流排涝,减轻水害。新中国成立后集体化生产,建格化家田,七十年代中期,全面整治大沙河截弯取直,历史上水潦地成为高产稳产田。1979年,该村开工业引进之先,入村大路20多米宽,村前林荫花圃,店铺灿然,文化教育区、商住区、工业区纵横成格,规模宏伟,布局有序,是莞邑规划较好的新农村,历为镇、市、省文明村。目前工商区规划连接广深公路,其经济效益在全镇排名第二位,省内外参观者源源不断。
博冲
外原宝太、莞太公路夹角,与今107国道构成三角区,内含卢屋、王屋、社岗、博头、博尾等自然村落,民国时期行政编乡归属错杂。博冲乃公社化后,取两端之博尾、官涌(卢屋)各一字而命名。七十年代中期各村落自立大队。1978年又联合为行政统一体至今。
卢屋
卢屋,村民姓卢,明时已立村,卢氏迁入时,以梁姓为主,后来卢氏族大,分衍大、小卢屋村,梁姓徒居各地。卢屋子原名官涌,广济可分丫水道经村前横过王屋、社岗、博尾等村,明清时常有官船驶入靠泊而得名。康熙年间,虎门副将晋淑玉自寨城绕丫纱帽山铺麻石路至涌边,修桥连通内地,方便北栅一带陆居者进出,三十年代宝太公路开通,该石道已废,后来,条石移作别用。卢屋西行两时许(细卢村山背)是王屋村,村人乃南栅王氏分支立村,是民国政府首任外交总长王宠惠先生故居,近年旅港同胞王冠忠、王金胜捐资新建村道、学校。王屋北上里许是社岗村,古村落,宋、元时,丫涌直通村前,为渔民登圻结网之地。六十年代开挖干渠,有木桩、桅杆、篾缆出土,民国时尚存“蛋家庙”,该村民姓叶,宋末元初已徒居此地,子孙分支多处,今厚街赤岭村叶姓是同宗族裔。距社岗村里许是博尾村,旧称“茔尾”,茔郎提也后因南向山边之村名博头,时人取有头有尾之意称博(茔)尾,又称“播尾”,村人姓欧,明时已有村落。博头、旧称茔头,与虎门寨隔大人山,古村址,明清时为墟场,集居多姓与缺口(镇口)巡检司署相通,清初建虎门寨城,历后墟场渐废,村民徒迁各地。其中黄姓人家,明代已徒居阿娘鞋岛,在东涌坑边立村(今属南面管理区)。
白沙
南邻镇口,东北方山兜村与厚街镇白濠村隔渠相连。该乡村周围广阔,自然村落呈梅花点型散落,郑姓族居。
白沙郑氏入居前原籍潮阳白石堂,宋季有郑宾者,出仕惠阳郡,其子名郑崇,官广盐课提举,当时靖康(虎门一带)盐场产盐甚丰,行销省内外,郑崇经常往返靖康督饬盐务,时虎头门水深浪阔,屡遭风涛而避险于武山(今威远岛)燕子窝,久而久之,喜其地“山水清胜”,谢官后于此买田筑室内而居,郑崇生麟、麒、骥、三子后,遂迁徙今地,入居时,此地有刘姓村落。刘氏原官都统,航海至此,而举家定居。后郑族益大刘氏迁出,部分移居今白濠村(属厚街镇辖)。
宋时,白沙濒海(河口),控南来舟楫溯莞邑之道,元代立寨,驻营兵,称白沙寨,与中堂、京山齐名,为莞邑三故寨之一,明初改寨立巡检司,是地方行政管理中心,管辖今厚街篁村带村落。明末设盐埠于此,稽查、批转海盐,行销省内外,三江杂货,店铺整然有条,是虎门最盛之商业集散地,清初,白沙司归并缺口(镇口)司,村民以农耕、编织为业。
白沙乃虎门名乡大族,历史上文人学士多,明末进士郑瑜官至七省粮道,回乡建水围村,仿明村堡建筑,城廓嵯峨,如寿龟状,环以护城河,布局典雅,规模颇巨,名曰“逆水游龟”至今外形保存好,古风犹存。东行数里山地,三十年代建置军用机场(今废)。该村土质肥美,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是莞邑花生高产区,村民自明清善腌制腊鸭,从上槽、开膛到漂水、腌制,技术精巧、风味独特,饮誉中外百年,世人以“百沙油鸭”命名。近年对外开放,每逢秋冬,全民加工油鸭,年产过千万只,为国家创汇上千万美元。该村近107国道,近年沿国道两边起建工业厂房、村道貌岸然宽敞,纵横连结属内村落。
镇口
古称“缺口”,背倚大人山西麓之牛子岗,前迎东江支流,直下二里许连太平港出三门口汇海,西向隔江是沙田镇稔洲围,正对蛇头湾水道,与虎头门相通,历史上是水道重镇,控制舟楫溯莞地之咽喉。宋元时期,这里是渔村,明初立巡检司,成为地方政务中心。清初白沙司归并,乾隆年间为莞邑王属之一,行政属域东至于宝山寮步,北至大岭山篁村,村侧有仁和墟,村前有镇海市,粤海关于此设分关,洋船入境内外要在此报关查验,是中山、番禺、顺德、新安入莞的前沿集泊埠头,村内有织布街,渔农什货,茶寮客栈排列有序。自明历清,是莞邑西南的贸易胜地。
镇口村民姓万,元代,万氏因命案自宝安避祸至此,时沿海多蓬寮,散泊渔户,村内以彭姓为大族,万氏入居初期,在滩边搭寮抛网捕鱼为业,后来依山结庐,安家繁衍为大族。
清道光十九年,林则徐督粤禁烟,于村前海滩焚销雅片二万余箱,名振中外,村民历来重民族气节,虎门炮台失陷后村民组织“敢死队”夜袭英船。抗日战争时期,这里首建功立业共产党地下党支部,镇口小学是区党委活动中心,领导全区抗日救亡。新中国成立后,村民善于多种经营,农耕革新,七十年代初,东江引水工程在村前建栏河大坝,接连稔洲,另挖运河贯连广济河,远程运水淡灌虎门、长安农田。当年林则徐销烟处,1957年开建抗英纪念馆,近年又修葺一新,牛子岗上太平水厂建筑园林花径,石阶直通大人山顶,安放林则徐石像,山上山下联成一体,成为中外人士旅游、瞻仰的胜地。现在虎门城区已和村落相连。该村近年向东部扩展大型工业区,厂房整然有序,街道宽敞,与城区溶为一体。
新联
前仰白坑水库,背倚将军帽山,村民姓邓,属客家语系,原居厚街镇戎旗墩村,1958年修筑横岗水库,该村受浸,虎门接收移民,安排耕地于此立村,其中部分村民移入怀德,立新沙埔村,村民取重新联力建设家园之意,故名“新联”。立村时由民政部门拨款、拨料建成一式化砖瓦平房,时称农村新貌。七十年代后部分村民已更新改建成楼房,该村靠山,石矿丰富,且质地上乘,八十年代虎门城乡大兴土木,此地为取石中心,供不应求。1982年被评功为全省移民先进单位。近年,村道铺上混凝土五里许,连通107国道,广深高速公路飞架村前,该村引进外商、开办工业区、别墅区,集体经济欣欣向荣,村落民居焕然一新。
虎门寨
背倚大人山(石岐岭)旧称虎头门寨,乃军事寨城,驻军后,辟林造路,山上取土夯墙,环建城围,山下舟楫列阵,太平为前沿汛地,滩头,水边散有渔户靠泊。康熙二十八年,晋淑玉署虎头门副将,由镇口巡检司署铺砌麻石路连寨城通官涌(卢屋),此地日趋兴盛,康熙五十六年,原来土墙不坚久之垣圮,重新夯土伸延,并分东、西、南三门,各用青砖建砌城楼,上置炮台、环筑兵房、械库,东门外辟坡地为较场。嘉庆年间,沿海防务升格,立虎门水师提督,于是城内添建兵房百余幢,改建衙署数座,并设演武厅,统辖全省三十六营水师。从此寨城连落,为粤海道防重镇。
虎门寨原居渔民户,迁徙无常,立寨后,官员将仕(时称“大人”)往来频繁,石旗岭从此易名大人山。随着军队驻防,相应出现服务,供需等小商业,四乡流世继入,加上随营家眷,退役兵弁留居,寨外民居渐兴。乾隆而后,沿海裁盐改稻,屯田养军,聚落益大,其中较为显赫乃余姓家族,先祖乃手作之人,流落寨城。嘉庆年间从军,道光元年擢升右营中营守备,从此在寨城外立宅,家族益大。咸同以后,三江商贾,四邑沙世继入太平经商佃耕,寨城内外,军、商、农、工共藉,成为虎门域内繁盛世之落。1920年,朱执信先生策动虎门炮台守军起义,行动中,民桂二军火拼,军营火毁,要塞司令部从此移署沙角炮台,寨城变为村落。1937年月,日机轰炸寨城,原衙署、关帝庙等建筑物被毁。新中国成立后,太平镇用地困难,居民住宅向大人山麓延伸。近年城区扩展,寨前耕地起建新街变为城区闹市。农业劳力历来善耕菜,现在以经商务工为主。
历史上,大人山(石岐岭)林木葱葱,明代“岐岭松涛”是虎门八景之一,山麓水边多贝叶花(俗称鸡蛋花),其中贝叶花桥是寨门一景,山上古寺鸣钟,同下“鸷湖浪月”时舟楫可直泊桥边赏景。立寨后,林木日稀,贝叶坑(万人坑)已枯水,近年坑边叠起楼宇民居。
金洲
村形开阔、地势平坦,古为滩涂,后靠小捷山诸丘,右边滩地通官涌(卢屋),左边滩地绕小捷窖(龙潜窖)连大宁,村对太平河口,通竹洲山,两山对峙之域,旧有小岛,堪舆之士称:“水流金印”故取“金洲”命名,太平涌经村前通广济河,南对小丘称“园螺洲”,《虎门揽胜》记载:“园螺洲在广济墟业,其螺可以为怀”。清时,洲渚田洋多蟹,赤膏盈壳,世称“虎门膏蟹”,扬名海内外。
金洲族居谭氏,明清时分大、小金洲村,其洲头村乃大宁谭氏分支立籍,属下角咀岸(后人音讹称郭子安)村,今村民姓冯,隔广济河乃古盐场水道盐栅(今南栅)南栅,官人往来,虎门同知府于此立衙署管屯田养军。村东北面郭武村,村民姓苏。明清时,官涌分流经村前边北栅墩,有乡渡出入,村舍依山而筑,林木疏,村容幽胜,有寺院庵堂,其“郭武潮钟”为凤岗(北栅)八景之一,村侧是梁屋村,古村落,村民姓染,明万历年间,北栅人陈益于小捷山前购地三十五亩引种番薯,称国中第一块番薯地。金洲村土地肥沃,历史上以水草为著产。近来村域扩展为城区,马路纵横,楼宇叠起,沙角电厂居民区于此地起建,镇内民居店铺已向此地延伸。该村已成为闹市区域。
小捷窖
古为岛屿,村前滩涂,潮水入灌,西面隔山连金洲,北与大宁隔滩相对,侧邻邦“龙潜窖”是“龙户”(蛋户古称)、盐丁集泊登圻之地。村民迁徙劳无常,村落小,明代后乃钟氏族居,历史上常受咸潮之苦,利耕水草,村舍多为草棚。日军占领虎门,火烧全村,村民历代贫苦,新中国成立后,行政归属金洲乡,人民公社后自立大队,村民刻苦耐劳,六十年代成为县内“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典型。七十年代是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样板村,尤是开山种果,养猪积肥闻名,村民改建砖舍楼房,巷道整洁、卫生工作为当时村乡表率,县内外参观者不绝。近年耕制改革,部分潮田改种香蕉,旱地种植橙、柑、桔,尤以荔枝为著,有水果之乡这称。近年修建村道,横边郭武村接港口路,辟建工业区,商住区,与虎门域区连为一体。
2023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