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示:您已進入導(dǎo)航區(qū)1,本區(qū)域含有7個鏈接,按下Tab鍵瀏覽信息
-
2021-09-06 17:58 -
來源: 本站 -
【字體: 大 中 小】 打印 -
分享到:
提示:您已離開導(dǎo)航區(qū)1
第一節(jié)地質(zhì)
橋頭區(qū)域主要地層分布為下古生界石英片巖和下朱羅紀砂頁巖。表土情況如下:東太湖地域是河流沖積層,耕作層深,屬粘土類,適宜種植水稻、甘蔗、花生;中、西部山坑田為沙壤土,鐵銹水較多;其余為沙泥適中的坑田和涌邊田,也宜種水稻、甘蔗。
旱地和山地多為紅壤、赤紅壤、黃壤石質(zhì)土,宜種甘蔗、花生、荔枝、龍眼、柑、桔等。
1980年12月,進行土質(zhì)勘察,全公社水田、旱地和山地的土質(zhì)均屬亞類。水田土質(zhì)分5種類型:淹育型、潴育型、滲育型、潛育型、沼澤型;共17個土層,分別是:砂頁巖、紅黃泥田、寬谷沖積土田、白鱔泥田、烏泥底田、青泥格田、料湴田、泥炭土田。在這7種土層中,又分為11個土種:頁紅泥底田、頁紅砂泥田、頁紅沙質(zhì)田、砂泥田、泥田、白鱔砂泥底田、鴨屎泥田、砂泥青泥格田、砂質(zhì)青泥格田、湴限田(屬爛湴田)、砂質(zhì)泥炭底田、砂泥炭土田(屬泥炭土田)。上述土種的主要成土母質(zhì),是由谷底沖積物和緩坡沖積物耕作而成。在旱地土屬分類中,分赤紅壤、砂巖赤紅壤、混合巖赤紅壤。成土母質(zhì)主要屬赤紅壤、砂巖赤紅壤,而山地土質(zhì)多為赤紅壤。
第二節(jié)地貌
橋頭鎮(zhèn)地處東江南部泛洪區(qū),石馬河北部,東部是一望無際的潼湖埔;中、西有連綿起伏的山嶺,形成丘陵地帶。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河流走向由南向北,與山脈走向相符。
本地區(qū)山脈大多集中在中西北部,南北走向為主,所以地勢是東南部高,西北部低;而西北部之北又略高,境內(nèi)石馬河水與山勢走向一致,形成南北向,這種地勢與東莞市地形基本吻合。據(jù)民國陳伯陶《東莞縣志》所載,東莞山脈來源于寶安的梧桐山,該山北行入莞界者分為三大條:東條主峰為銀瓶咀山,中條主峰為寶山,西條主峰為蓮花山、大嶺山。
橋頭鎮(zhèn)的蒲瓜嶺、松山嶺、虎尾嶺等山脈來自銀瓶咀山,紅布嶺等山脈來自寶山。橋頭境內(nèi)有仙人大座,位于邵崗頭村后,東西走向,高度74米,山中雜草叢生,樹木稀少。
紅布嶺東西走向,位于東橋市和橋頭墟之間,橋頭中學(xué)建于此嶺南面,海拔43米,紅土質(zhì),長有松樹等。
松山嶺位于橋頭墟的西南面,山頂建有38.8米高的松山樓;山腳有美麗寬闊的蓮湖和壯觀的橋頭體育中心。風(fēng)光優(yōu)美的蓮湖公園即坐落此山。
蒲瓜嶺位于逕貝村的東北部,東西走向,山中石塊優(yōu)質(zhì),層石平滑,是建房的好材料,運至橋頭各村及常平、企石等地。該嶺海拔57米,嶺上有古建筑鳳凰亭(又名薰萊亭),嶺下有逕貝古村落,嶺的西面有光緒十五年(1889年)法國人修建的“天主教堂”。
新圍嶺東西走向,面向潼湖,位于逕貝新圍村背后,傳說是“烏鴉落祥”地,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德國基督教徒在此嶺的東端建有“福音堂”。該嶺海拔56.8米,山石優(yōu)質(zhì),是建房的好石材。
虎尾嶺南北走向,位于東江西側(cè),朗廈村的東北部;南面瀕臨石馬河,海拔88米。東江縱隊游擊隊為了打擊日本鬼子,曾在此展開過有名的“虎尾嶺戰(zhàn)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