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打开行政区划_中国东莞石排街道栏目页面,本页面是由15个视窗区共计15个区域组成,操作帮助请按Alt加问号键。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中国东莞石排街道栏目”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放弃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街镇 > 中国东莞石排镇栏目 > 专题 > 文明石排 > 动态信息
《东莞市石排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听证会听证报告
  • 2024-10-18 08:55
  • 来源: 本网
  • 【字体:    打印
  • 分享到:

  为贯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提高行政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规范行政决策行为,根据《自然资源听证规定》《广东省重大行政决策听证规定》和《东莞市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办法》等有关规定,东莞市石排镇规划管理所于2024年10月12日早上9:30在东莞市石排镇行政办事中心一楼中会议室举行了《东莞市石排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听证会,广泛听取了社会各界的意见及建议,现将听证会情况报告如下:

  一、听证会准备情况

  (一)发布听证会公告

  2024年9月12日,石排镇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发布了《关于召开〈东莞市石排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听证会的公告》(http://www.dg.gov.cn/shipai/zt/wmsp/dtxx/content/post_4265742.html),公布了听证内容、听证会时间、听证会地点、听证代表的名额、报名时间方式和要求等相关事项。

  (二)发布听证会参会名单

  2024年9月30日,石排镇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发布了《关于〈东莞市石排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听证会参会名单的公告》(http://www.dg.gov.cn/zwgk/zfxxgkml/spz/ghjh/zxgh/content/post_4274771.html),公布了听证主持人、陈述人、记录员、听证员、听证监督员及听证代表名单。

  (三)送达会议通知和有关资料

  2024年10月5日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将会议通知和有关资料送达至听证代表。

  二、听证会基本情况

  (一)听证事由

  听取社会各界对《东莞市石排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的意见和建议。

  (二)听证时间、地点

  听证时间:2024年10月12日上午9:30

  听证地点:东莞市石排镇行政办事中心一楼中会议室

  (三)听证参加人员

  编号

  听证身份

  姓名

  1

  主持人

  王晃波

  2

  陈述人

  高建

  3

  记录员

  何佳玉

  4

  听证员

  王达新

  5

  听证监督员

  王慧欣

  6

  听证代表

  周蓓

  7

  听证代表

  陈建华

  8

  听证代表

  王永华

  9

  听证代表

  王洁莹

  10

  听证代表

  劳秀霞

  11

  听证代表

  钟敏诗

  12

  听证代表

  卓精璜

  13

  听证代表

  黄宝茹

  14

  听证代表

  李祖乐

  (四)陈述人发言

  《石排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是贯彻落实国家、省、市要求建立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细化落实上层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及专项规划相关内容,对石排镇行政区内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作出的总体安排和综合部署;也是石排镇未来十五年内,编制各类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开展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基础和依据。

  本规划充分利用石排镇北大门的交通区位优势、特色鲜明的产业基础、日益增长的人口吸引力、水网密布的生态脉络以及红石古镇的历史文化底蕴,针对现状发展面临主要问题,在目标定位、空间格局、用途管制、产业集聚、品质提升、交通支撑、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发展指引。

  目标定位方面,充分衔接东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相关要求,整体提出将石排镇打造成为“大湾区重要节点城镇、东莞市智能制造强镇、松山湖北部滨江宜居家园”。

  总体格局方面,整体构建“一廊三核、三轴四区”的总体空间格局。生态方面充分利用北临东江、南有生态园湿地,内部水网密布、生态要素多元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打通红石山-海仔河生态主轴线以及多条排渠水系绿色通廊,串联多处生态文化节点;农业方面打造鲤鱼洲、岭南、沙角、中坑、沙角、下沙五大农业片区,引导农业集聚发展;城镇建设方面根据资源禀赋形成文化旅游、综合服务、智造产业、生态农业四大主题功能片区差异化发展。

  用途管制方面,根据省、市相关要求,构建“管理单元-二级规划分区-用地用海分类”三级土地利用管控传导机制,其中,划定管理单元22个,包括开发类管理单元13个和治理类管理单元9个,主要通过主导功能以及用途准入引导现状用途转换和整治清退;规划用地用海布局建设用地总面积35.68平方公里,非建设用地13.07平方公里,国土开发强度达73%。

  产业集聚方面,整体围绕“2+N”产业体系,划定11片产业集聚区引导产业园区集聚发展和转型升级,为保障产业发展空间充足,共划定11.89平方公里工业用地控制线实施管控。

  品质提升方面,合理布局居住用地优化住房供应结构,结合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补足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构建更加完善、可达性高、均衡布局的绿地系统,形成特色风貌分区指引强化独特城市魅力和文化特色,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等。

  交通支撑方面,构建“两横两纵”高快速路网,强化区域交通联系,内部重点打通龙腾路、海仔北路、文荟路等形成“四横四纵”主干路网体系。

  基础设施方面,充分预留规划弹性,建设集约高效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以及安全可靠的防灾减灾体系。

  (五)听证代表的意见建议及处理情况

  周蓓:东莞市对石排镇定位如何,规划目标是否符合要求?

  答:东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提出整体构建“三纵三横田字型”发展骨架,石排镇分别位于三纵发展走廊中的东部谷地走廊,未来重点打造成为先进制造业走廊,以及三横发展走廊中的中部山水走廊,未来重点自北向南链接东江、生态园等生态资源,打造成为生态景观走廊。除此之外产业空间布局中,石排镇位于生态园新材料、生物医药产业组团,未来重点联动生态园打造生态智造联合体,发展智能制造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发展方向。石排镇在此要求基础上,结合自身发展资源禀赋及特征,深化提出“东莞市智能制造强镇、松山湖北部滨江宜居典范”的目标愿景,山水格局方面积极融入区域以水为脉生态网络,发挥北临东江南接生态园湿地生态资源优势,内部结合排渠水系构建多条南北通廊,打通景观联系;产业发展方面,结合市级提出产业发展导向,深化形成“2+n”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为区域提供智能制造实体产业支撑。因此,规划目标与市级发展导向高度契合,符合要求。

  陈建华: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重要管控线的划定依据是什么?如何确保有效管控?

  答:生态保护红线是由市级划定镇级落实,将重要水源涵养、生态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极重要区,以及水土流失等生态极敏感脆弱区划入实施严格保护的区域;永久基本农田是市级划定镇级落实,按照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依据耕地现状分布,根据耕地质量、粮食作物种植情况,按照一定比例将达到质量要求的耕地划入;城镇开发边界则由市级划示、上下多轮校核,以城镇开发现状为基础,综合考虑资源承载能力、城镇发展阶段和发展潜力,确定一定扩展倍数确定新增建设用地上限规模,按照集约适度、绿色发展要求划定,防止城镇无序蔓延。三条管控线是本次国土空间规划最为刚性管控条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突破或占用,未来坚持严格保护、科学评估、适度调整原则,建立长效预警机制,加强执法监督力度,确保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落地实施见成效。

  王永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作为未来十五年发展行动纲领和战略蓝图,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想了解下规划中农业、工业和住宅等用地是如何分配的, 如何处理土地规划与现状冲突问题,在城市更新动力不足情况下,未来如何通过规划引导提升城市面貌?

  答:关于用地分配问题,本次规划是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三大功能空间。全面落实国家层面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优先保障生态空间、农业空间的连续稳定性,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耕地保护集聚区等空间管控边界,为未来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在生态农业空间之外,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划定了城镇开发边界作为未来城市建设集中区域;以调整城镇空间结构为目标导向,结合各类地区发展现状基础,以及连片城市更新地区、连片土地收储地区等统筹需求,共划定22个管理单元,其中,城镇类管理单元4个以引导新增城镇住房集聚、完善居住社区建设、高能级公共服务设施集聚为导向;产业类管理单元9个以整备连片产业空间,引导重点产业项目集聚,适度考虑产城融合布局完善产业配套需求为导向;治理类管理单元9个重点布局生态、农业保护集聚空间,以及少量特色化村庄地区,是乡村振兴、体现乡愁的重点区域,通过实行单元差异化管理引导各类功能优化布局;关于现状与规划冲突问题,本轮国土空间最大特点就是实事求是,尊重既有现状,立足“所见即所得”的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分类处理、最大化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同时定期开展城市体检评估,针对体检评估中发现的问题与矛盾,及时对规划内容进行修正完善,确保发展目标与现状实际需求相符合; 关于城市更新问题,以严控大拆大建、防止过度房地产化为原则,充分衔接城市更新计划及规划方案,划定城市更新重点改造区域,合理制定近远期更新实施计划,不大规模、短时间强制村民“上楼”,不随意拉直拓宽道路、修建大马路大广场,鼓励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和微改造,完善各类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与城市风貌,以保障城市平稳健康发展。

  王洁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是否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何提高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

  答:一是以需定供,本次规划根据科学预测未来十五年人口增量及人口结构变化,制定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供应方案,确保城乡居民能够便捷享受高质量服务,二是均衡配置,注重区域协同,避免资源过度集中,结合十五分钟生活圈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加大对现有公共服务设施的改造升级力度,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三是适度超前,为未来人口发展需求留有余地,制定具有弹性的规划。

  卓精璜:规划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关系?有哪些措施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答:规划编制过程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机构,降低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比重,推动产业升级转型,避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合理开发利用各类自然资源。改善措施方面,实施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针对受损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治理,恢复其生态功能,同时加强生态敏感区域保护,防止人为活动对其造成破坏,通过提高垃圾分类收集与资源化利用设施布局力度、加大公共交通、骑行或步行空间供给、提高城市绿地面积等方式减少资源浪费和污染、提倡低碳出行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钟敏诗:石排为“镇-村”两级行政管理体系,因历史背景原因城市和乡村呈现多样化混合面貌,想了解下如何界定城市与乡村?城乡融合发展要求怎么实现?

  答:石排镇属于高度城镇化地区,在目前空间形态及居民生活习惯上都很难有明确的界定方式,规划中以行政村为单位提出乡村建设分类引导,将位于镇中心区以及开发边界全覆盖的6个行政村纳入集聚提升类村庄,将塘尾村纳入特色保护类村庄,其他剩余11个行政村纳入城郊融合类村庄,在空间布局、产业融合、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等多个方面提出建设指引,促进城乡融合。

  劳秀霞:规划对产业发展有何考虑,如何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答:产业发展方面主要是根据区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并结合产业发展方向划定七大产业集聚区,引导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同时加强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园区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黄宝茹:集体经济发展用地未纳入本轮国土空间规划城镇开发边界内接下来该如何管理?能否开发建设?

  答:首先得看集体用地是否涉及刚性管控条件、是否规划为建设用地,城镇开发边界外在不涉及刚性管控条件情况下是允许少量特定的开发建设活动的,包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观光、电子商务等农村一二三产融合用地以及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其次城镇开发边界是动态管理机制,允许符合条件情况下开展城镇开发边界局部优化,详细内容具体可参照城镇开发边界管理办法。

  李祖乐:石排镇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规划中是如何加强保护管理的?怎么整合活化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城市功能相协调?

  答:保护管理方面,规划中统筹对11处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了历史文物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将塘尾古村26处历史建筑划入城市紫线,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基础信息平台管控,实施严格保护制度。针对历史文化资源集聚、空间分布集中的地域,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度依赖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空间,在风貌指引方面制定容积率上限、建筑体量色彩等空间管控要求,历史文化保护线及空间形态控制指标要求将作为设施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的重要依据。活化利用方面,在系统保护历史文化和文物资源真实性和完整性前提下,鼓励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旅游资源相结合,充分挖掘历史文化旅游价值,打造精品旅游路线,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结合发展,积极推动历史文化与文物融入到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当中去。

  三、听证会意见处理情况

  本次听证会具有重要意义,各代表从实际出发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对优化完善成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9名听证代表均提出了疑问和建议,陈述人就相关内容和有关情况进行了解答。听证代表一致同意《东莞市石排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

  对听证代表提出的建议,将本着充分尊重公众意见的原则,进一步对《东莞市石排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进行修改完善,并按照相关要求履行报批程序。

  特此报告


                                                                            石排镇人民政府

                                                                           2024年10月1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国东莞石排街道栏目_中国东莞石排街道栏目
版权所有: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东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 : 4419000098
备案号:粤ICP备19114884号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375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