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打开行政区划_中国东莞中堂街道栏目页面,本页面是由15个视窗区共计15个区域组成,操作帮助请按Alt加问号键。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中国东莞中堂街道栏目”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放弃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街镇 > 中国东莞中堂镇栏目 > 概况 > 行政区划
湛翠村
  • 2018-10-15 02:13
  • 来源: 本站
  • 【字体:    打印
  • 分享到:

湛翠村位于中堂镇东部,莞城西北部11公里,东邻三涌、南邻凤冲,西邻袁家涌,北至“小北海”,西距107国道4公里,镇中潢公路、市北王公路贯穿东西。全村总面积1.7平方公里,2019年底,辖下8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2670人(其中袁姓村民约占总人口的59%,张、刘、李、曹等四姓氏人口,均各约占10%,还有黎、陈姓共30余人),外来人口915人。

一、村名及立村沿革

南宋建炎元年(1127),曹氏、王氏族人为避荒乱,先后从南雄珠玑巷南迁,定居此地。村边有大河由观音庙通至牛牯洲(今属高埗保安围),河水清澈,岸上树竹葱茏,先人遂于宋孝宗年间(1163-1164)改村名为湛翠。元至顺年间(约1330),袁氏族人袁德进由袁家涌西亭坊迁于湛翠涌口坊(即联队)。洪武年间(1368-1398)王氏族人迁徙,不知去向,留下地名王屋基。明宣德初年(1426)袁氏第十一代孙袁密(号素庵),由袁家涌西隅坊迁至湛翠东隅坊(原名墩厚坊,又名苍前坊)定居。刘氏族人于清康熙元年(1662)由峡口柳头村迁入。张氏原居莞邑博夏,清乾隆年间(1736-1795),族人到湛翠收取田租,见此地风景优美,随后携家眷定居村西,后称张屋坊。之后新田村李氏归湛翠管辖,形成曹、刘、袁、张、李五姓定居于一河两岸之局面。

民国37年(1948)湛翠属第六区永宁乡第十一保,1950年10月27日成立中堂新四区,湛翠属新宁乡。1950年成立农会。1952年成立三湛乡,实行全面土地改革运动(土改)。1953年成立生产互助组(即初级社)。1954年10月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改为高级社。1957年开始大跃进,提出千斤产、万斤薯口号,实行农田密植。1958年成立中堂人民公社第七营(袁家涌、凤冲、湛翠)即中堂人民公社三联营。1958年底成立中堂人民公社湛翠大队。1966年全国开展“文化大革命”。1967年成立中堂人民公社湛翠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撤销革命委员会,改为中堂公社湛翠大队。1983年初实行分田到户。1984年9月成立中堂区湛翠乡人民政府,1987年湛翠乡改为湛翠管理区,1999年成立中堂镇湛翠村委会(主任实行民选)。2014年1月成立党工委。

二、经济状况

  湛翠村以农业为主,1958年湛翠隶属中堂公社第七营,辖三个连、九个排。同年底撤销营连排,改称为湛翠大队,辖九个生产小队。1970年第6与第7生产小队合并,成为联队。1978年统计,湛翠大队辖8个生产小队,共399户1704人,有耕地面积1551亩,当年粮食种植面积1277亩,年亩产803公斤(杂优水稻),总产量1025吨;全大队有耕牛58头,饲养生猪1235头,水产品9.85吨。改革开放以来,湛翠村大力改善投资环境,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工业,农产品产量逐年减少,到2008年,全村耕地面积锐减至891亩,粮食产量166吨,农业产值165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30686万元的1.5%。

  1956年湛翠村建起一座红砖土窑,年产150万块红砖。1963年湛翠建起第一间电站,开始用电机碾米逐步普及用电照明。1965年成立湛翠医疗站,利用观音庙作为医疗站点。1970年,湛翠村开始发展手工业,成立麻绠厂,从广州运旧绳回来,洗、拆后梳、纺成麻绠,再运回广州。1974年建起第一座糖寮。1974年办起湛翠草织厂,与东莞工艺公司挂钩,至1978年结束。1974年办起湛翠榨油厂,1990年结束。1974年办起湛翠酒厂,至2006年结束。1975年办起湛翠竹器厂与东莞土出公司挂钩,至1978年结束。1975年把各生产小队的鱼塘统一归大队所有,成立湛翠鱼塘组,同年成立湛翠建筑队,至1983年结束。1977年开展开沟改土运动,把湛翠围内牛屎涌、城贝涌、九涌、洲丫涌、大海等河涌填塞,改造成良田。新开由东至西,由南至北的现在两条河涌。建有拱桥9座。当时水泥、钢筋、经费紧缺,只能用红砖结构建成。到2000年全部拆迁,建成现在的水泥钢筋结构平桥。1978年成立湛翠水运队,有机船8艘,共200多吨位,主要载运红砖到太平矿出公司,赚取运费,至1983年全部结束。1977年,村建起红砖轮窑1座,1980年兴建第二座红砖轮窑,1997年拆迁。1980年引进外资,办起第一间湛翠制衣厂。1983年引进外资办起永兴制衣厂。1987年,村集体与茶山横江村合资兴建茶中造纸厂,厂址设在茶山镇横江村,各占50%股份,到2006年中旬全面结束。湛翠水泥厂于1988年兴建,2002年停产,湛翠造纸厂(即同力纸厂)于1988年兴建,联兴造纸厂于1993年兴建,东联造纸厂于1994年兴建。

  近年来湛翠村“两委”干部想方设法发展经济,增加村的收入。2010年湛翠村利用市帮扶欠发达村的无息贷款300万元,与中堂村合作各出资一半,以650万元购入位于我村南潢路旁的一幢工业厂房。2012年12月利用市优质项目补助345万元入股中堂镇供水厂。2014年9月10日利用市优质项目补助173万元投入信托计划(2018年转投中堂润泰实业),提高村的收益。2017年5月3日利用市扶贫创收项目补助资金720.3万元入股中堂镇供水厂。

三、教育、文体

1932年,经袁煦祈提议牵头,蒋光鼐(当时蒋带部分同僚驻湛翠近半年)斡旋,由东莞明伦堂拨资兴办袁家涌崇德小学湛翠分校(袁煦祈为名誉校长),抗战开始后停办。1950年湛翠小学开办,但五、六年级要到三涌小学就读,该校于1960年升为完全小学。1968年湛翠中学(联中)开办,与小学同一校园,同一校长管理。湛翠中学在1983~1990年期间办学成绩斐然,不少外乡子弟慕名入读。到2002年9月,湛翠中学停办,学生绝大部分转到中堂中学就读。1984年村实施升学奖励措施:湛翠籍学生考上东莞中学和东莞师范学校的每年奖100元,考上大专和本科的每年奖300元,直到毕业为止(当年教师月薪在50~70元间)。此措施奖励范围后有所扩大,覆盖专、本科、县(市)重点中学和中专。1987年村投资100万元建成湛翠学校新校园(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2000年投入30万元对学校进行全面绿化、美化,使学校获东莞市绿化委员会颁发的“园林式单位”称号。2006年在湛翠学校原址改建成中堂镇第三小学,从2007年2月开始使用,占地面积32816平方米,约49.2亩,可供2800多师生使用。

四、特色村建设

2013年湛翠村被市定名特色村建设,市投资1724万元把道路、桥梁、栏杆全面升级。工程分为三个标段招标,于2013年底开始建设。特色村建设主要建有牌楼、清风亭、喷泉小公园、观音庙、森林公园、一河两岸栏杆,村前道路全面改铺沥青,使村容村貌全面升级,并于2014年底交付使用。

  五、农民公寓建设

  为解决村民住房难的问题,2015年底,我村以自筹资金的形式,公开招标,由承建商带资建设农民公寓。公寓共两幢,每幢17层,规划总面积是11042.6平方,占地面积3346平方,其中建筑面积是33127平方,容积率为3.00。于2017年竣工并交付村民使用。

  六、水闸的建设

  为进一步解决内河涌的水质问题,2017年建设湛翠水闸和新开河涌,于2019年9月竣工并投入使用,水闸连通新开河涌及村内各条内河涌,大大改善了内河涌的水质问题。2019年,我村以“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为整治目标,严格落实“河长制”工作,先后清理门前涌、湛翠涌、城贝涌、张屋涌的淤泥和漂浮物等,同时安排工作人员每天对内河涌进行实地巡察,并完成每周情况报告与制定台账,确保内河涌整治取得决定性成效。

http://www.dg.gov.cn/attachment/cmsfile/zhongtang/xzcjs/201505/daofile/05717img237077original.png


http://www.dg.gov.cn/attachment/cmsfile/zhongtang/xzcjs/201505/daofile/05510img237078original.png


http://www.dg.gov.cn/attachment/cmsfile/zhongtang/xzcjs/201505/daofile/05285img237080original.png

2022年3月18日

中国东莞中堂街道栏目_中国东莞中堂街道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