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的意見和贊成的意見都是科學決策的重要價值組成部分,在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看來,批評意見對作出正確決策的作用甚至超過了贊同的意見,因為“批評意見可以使我們頭腦更清醒,更加重視那些容易忽視的問題,以利于把方案做得更加周全,避免決策失誤。”缺少反對的聲音,在任何時候,都是一件值得警惕的事情;拒絕反對的聲音或不愿意聽到反對的聲音,對于個人與事業(yè)來說,都是滑向悲劇的開始。
著名管理學家德魯克曾經(jīng)說過:“決策并不是個人喜好的競賽,好的決策并不是在喝彩中決定的,它是由正確地認知決定的。要正確地認知,你就需要有異議?!碑愖h雖說刺耳,但它是藥卻不是毒。它只會治療偏聽偏信的頑疾,卻絕不會導致閉目塞聽,兩耳失聰;提反對意見的人雖說礙眼,但他會提醒決策者多一些觀察,多一些了解,多一些思考,卻絕不會讓決策者雙眼失明。沒有異議的危害,就是容易讓決策者做睜眼瞎。只有反對的意見能幫助決策找到正確的邊界,摸到科學決策的基石,從而保證決策不會因一著不慎而滿盤皆輸。
必須明白,不同的意見并不是錯誤的意見,贊同的意見也不一定就是正確的意見,所以,在決策咨詢的過程中,首要的前提是需要每一個參與者都能有一個仔細思考的機會,得出一個認真組織的意見。發(fā)表意見不是選邊的游戲,也不是要投上級所好,而應該為自己的職業(yè)負責,為自己的專業(yè)負責,為公共的事業(yè)和個人的人格負責。不可否認的是,有一些上司的確喜歡聽贊同的意見,喜歡聽話按自己意見執(zhí)行的人。這種決策者不成熟的現(xiàn)象催生了大量群眾眼中的糊涂決策、非科學決策,給公共事業(yè)的發(fā)展造成巨大的損失。真正想做大事有分量的決策者,是不會經(jīng)受不起三言兩語的沖擊的。相反,能聽取不同意見的決策者,反倒能團結更多的同路人,凝聚更多的智慧,擁有更高的威信。
在西方相當一部分企業(yè)內(nèi),已經(jīng)形成了沒有反對意見不決策的風氣。在他們看來,與會者提不出不同的意見,證明決策已喪失了基本的思考前提,決策只能是走過場,走程序,完成過程。而這種決策往往是不切合實際的,在現(xiàn)實中也是難以執(zhí)行的。在民主的環(huán)境里,允許發(fā)表不同的意見被視作程序糾錯的一種制度安排。只有小錯時時能得到糾正,決策才不會誤闖病入膏肓的絕望。很顯然,說出不同的意見,不能僅憑個人勇氣,領導開明,而應該成為決策的一種內(nèi)在機制。不同的意見展現(xiàn)價值,民主和科學的旗幟就能飄揚。(評論員 李俊雄)
- 相關新聞